立诚勿怠,格物致知
It's all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

读书笔记:我与科学基金

最近看了一本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出版的书——《我与科学基金》。这是我在豆瓣上标记已读的第164本书。大部分内容是在地铁通勤的路上看的,也有一小部分内容是在公司午休时间段里和家里看的。

对于此书,豆瓣上给出的内容简介如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30周年之际,编辑出版《我与科学基金》,旨在传承和弘扬科学基金文化,为繁荣基础研究、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本书共收录文章62篇,通过科学家和科学基金管理者真情流露的文字,记录科学基金与他们相伴随行、助力成长的点点滴滴,讲述科学基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动人故事,抒发大家服务科学、弘扬文化的感悟和体会。谨以此纪念科学基金三十华诞!

一、对等的尊重需要能力支持

1、平台/资源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2、有对等的能力才能获得对等的尊重。

二、看完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帮助吗

没有。之所以强行看完这本书,只是出于对完全不相关的“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希望大脑能在和另一个“世界”的碰撞中产生点什么东西。

之所以说完全不相关,只是说一个本科毕业进入职场近十年的人,要转身去做科研然后申请科学基金的路径可行性太低了(并不等于没有,我会跟自己说还是有1.8%的可能性)。

小时候觉得自己长大了会当个好老师,去教书育人。初中的时候把这个目标具体化了一下,会是个月薪3万的老师。大学毕业后做的是本科专业相关的工作——QA、国际药品注册,后面转行去做了程序员,但也觉得只是暂时的,以后还是要去当老师的。

再后来,觉得在上海当老师不太可能了,但是如果换个非一线城市的话我还是可以当老师的。一线城市的竞争太激烈了,你很难去获得一个让别人付费的试错机会。雇主在有大量【有经验+有专业/教育背景+有相关证书】的候选人的情况下,何必要给你一个三无人员一个需要付费的试错机会呢?除非你能证明你在这方面的能力确实优秀——你能给雇主带来比其他人更高的收益。问题是你又如何去证明呢——抛开那些能力相对好证明的(比如程序员等)。我不是觉得竞争不好,如果没有竞争,那工作也挺没劲的,不管是当老师还是程序员亦或是其他什么。

去做科研比当老师,更难在入行前证明自己的能力。几百万的实验仪器就是一个普通人无法逾越的门槛。

赞(1) 打赏
文章名称:《读书笔记:我与科学基金》
文章链接:https://www.orzzone.com/science-fund-and-me.html
商业联系:yakima.public@gmail.com

本站大部分文章为原创或编译而来,对于本站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目的,非商业性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注原文出处。
本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不做为任何投资、建议的参考依据,因此产生的问题需自行承担。

评论 抢沙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提供更多优质内容!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