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诚勿怠,格物致知
It's all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

弟子规·作业稿

交给培训部的文章题目叫做《无题》,具体内容就是下面的内容。

像《弟子规》这样的一个文本,从出现到现在可谓历史非常短,但是它为什么如今还能这么热,有这么多的人去关注它,说明它是有非常大的价值的。

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明明体现的更可能是我们的懒于思考和喜欢盲从。这种思考上的懒惰,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笑话,比如烂大街的各种鸡汤文里的各种逻辑硬伤,它们有个共同特点:企图用个例来证明某个观点。通常个例只在否定某个观点的时候才有用,用个例来证明某个观点多数情况下都是毫无意义的。但是这些鸡汤文,依然每天都有大量的转载量。

《弟子规》就是一部经典的误导性的文本。有人说《弟子规》要辩证的来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弟子规》里面都是三字三字来写的,基本上每六个字表达一个观点。要想用六个字来严谨地表达观点,痴人说梦而已。《弟子规》全文里不会有一句是对的,有什么精华好取?如果我们把里面的每一个观点都改成我们认为正确的观点,再来供他人来学习《弟子规》,笔者认为这也是很不妥的。就好像你看了一本书,感触颇深,你想写个读后感,那你就写呗,你为什么要找别人写的读后感,然后把它改成自己的读后感呢?

就算是要“提高道德水平”,现如今比《弟子规》好的文本多了去了,为什么我们还要捧起《弟子规》来学“道德”。说到这里,你可能知道笔者想说什么了。笔者想回过头来谈谈本文第一段的内容。你现在觉得为什么《弟子规》会热起来了吗?笔者觉得比“《弟子规》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更可能的理由也许是这样的:

中华民族是个礼仪之邦,是崇尚道德的国度。那怎么崇尚道德呢——学习讲道德的书籍。可是笔者看书少怎么办,除了网路上的各种鸡汤文外似乎没看过什么像样的讲道德的书籍——那就只好找些出名的经典道德书籍来学了。不外乎我们学来学去基本都在学那些死了三位数或四位数年份的人写的文本了。

如果我们是死人的书也学,活人的书也学,笔者也暂时不写什么微词。但我们几乎是只学死人的书,笔者觉得,如果这真是因为死人的书比活人的书好太多了,那可真是我们这些活人对自己的莫大讽刺。

笔者前面说《弟子规》全文里不会有一句是对的。会有人有不同意见。限于篇幅有限,不可能每句都谈及。如果笔者说笔者现在打算谈“尊敬长辈”是不正确的。你很可能就会觉得下面出来的文字应该主要是辩证地将如下两个观点的:

  1. 长辈值得尊敬的情况下,我们……
  2. 长辈不值得尊敬的情况下,我们……

笔者如果这么写,笔者自己也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在制造文字垃圾罢了。所以笔者就不这么写了。我想谈谈什么是道德。

笔者觉得道德被我们错误地冠上了高尚的帽子。我们所说的道德,通常情况下,指的都是被包装了的爱与公平。而且这些爱与公平在被包装之后可能已经不再是爱与公平原本的样子了。我们默认的道德用下面这个公式表达,可能不会有太大问题:

道德≈道德规范≈思想规范+行为规范

注:思想规范的例子有:热爱祖国、尊敬长辈……;行为规范的例子有: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

我们这些年轻人,如果说总体上是道德缺失的,那么,其实不仅说明上面几代人对我们的道德教育总体上是失败的,也说明了他们自身总体上也是道德缺失的。虽然似乎因为脑袋长在我们自己身上,道德这个问题就主要在于个人自身了。但无论怎么说,前辈们创造的环境的影响也不会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笔者主观地认为,也许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取决于其自身,但一个群体的道德水平,是取决于整个环境的,说得直接点——我跟你的想法可能差别挺大,但我们跟你们的想法其实是差不多的。集体无意识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某个程度上来说或,我们就是你们的镜子,当你们觉得我们“道德缺失”的时候,你们也应明白你们也“道德缺失”了。

但是,我们先别忙着说谁谁谁“道德缺失”。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可能如果我们所谓的道德不是个正确的东西呢?

如果一个东西本来就不是正确的,我们怎么可以去奢望多数人都去学习它遵守它呢?想要让大家把不对的当成是理所当然得对的,这不是愚民是什么?

这些思想规范和行为规范,很多都是教条一样的东西,虽然主观上人们在强调道德,但实际上他们强调的是规范。这些披上了道德外衣的规范,其实跟那些法律条文很像,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

假设你急着去赶车,路上看到地上有一张面值为一元的纸币,虽然你工资不高,但也不至于让一元钱显得对你多么得具有诱惑。你会把这一元钱捡起来然后交给警察叔叔或者站在看到纸币的地方等待失主回来吗(失主基本上也不会回来找纸币的吧)?你估计是不会的。你可能会忽略这张纸币的存在,接着赶车。但我不觉得,把那纸币捡起来自己用的人就品行低下、道德缺失了,相反,我觉得看到了不理它让它风吹雨打被毁坏的反而还要不妥些。可能相应的行为规范可以改成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1%以下的钱,拾到后可视为自己所得,除非失主就在边上(请勿严格推敲合理性,笔者这里只是随便举个例子,笔者并未就如何修订这些规范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这里假设是值得孝敬的父母)?

笔者可以想到,会有很多人说,因为他们是父母。

这就是道德教育的硕果。而且现在很多人还认为这种道德教育还不够深入人心,当所有人都说“因为他们是父母”的时候,这道德教育才叫成功,他们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说得好像他们都洞察了天机一般。

我觉得不是因为他们是父母,而是因为他们爱我们。虽然结论都是要孝敬父母,但原因应该是爱,而不是“父母”这个身份。如果有人像父母一样爱我们,我们也会像爱父母一样去爱他们的。几千年的道德教育,已经让我们很多人潜意思里将“父母”、“老师”、“老人”等身份作为我们某些行为的理由所在了。其实要孝顺父母的理由很单纯的,因为他们对我们付出的爱比一般人对我们付出的爱要多得多。假使有另外一个人比我们的父母还爱我们,我们不见得仍会将最多的爱回馈给我们的父母。

父母对子女,多有伟大的。感受着父母近乎无条件的爱的时候,我也会感到非常幸福。

子女对父母,亦不乏伟大的。

但他们不至于去写一本《父亲规》、《母亲规》、《老师规》之类的书,然后再拿去让他们的父母、老师去研读学习的吧?

假使我的父母会写一本《儿子规》给我看,笔者想其中的内容一定不会是叫我要孝顺他们,叫笔者在他们生病的时候要给他们买药,里面的内容应该会是不要晚睡,少吃零食之类的,因为他们是爱我的。爱是要靠感受来体会的,不是你写了个“爱”字,它就是爱了。

所以,笔者总觉得写《弟子规》的人对读《弟子规》的人也许是缺少那份关爱的。

我们为何要从少爱之人那里去学爱这件事?

但是,另外一方面,似乎这世上的不平等也都是由爱造成的。所以爱,也未必是个什么好东西。父母爱孩子,和孩子爱父母,也许只是一种物种为了繁衍下去而产生的行为罢了。

所以,假使你听闻有地方还有人吃人的事情的时候,没什么好惊讶的,不一定是我们这些不吃人的人的道德有多好,很可能的原因只是你不吃人你也饿不死,吃个鸡比吃个人容易多了,毕竟鸡应该打不过你。

笔者以前也看点历史,后来就很少看了。因为有一次笔者同时找了一本美籍人写中国人权的书和一本中国的人权白皮书看(看完一本再看另一本),看完前者和看完后者的感觉很不一样。因为这些书里所举得例子都不是我们这种道德缺失的年轻人经历过的,所以我在阅读的过程中都是假设它们都是事情的情况下去看的,因为这种文本里大都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展开论述,一旦认为“事实”是事实,那么大部分“道理”也就是道理了。可毕竟这些东西都不是我们这种道德缺失的年轻人经历过的,所以我就很迷茫这些东西读起来有什么意义吗?讲历史的文本很多也是这样。
张三小时候为了钓龙虾,会左手拿着活的蚯蚓,右手拿着铁钩从蚯蚓身上穿过去,来钓龙虾,后来张三发现虾更喜欢癞蛤蟆/青蛙的肉,就把活的癞蛤蟆/青蛙往地上砸,然后拿起来用手剥去它外面的一层皮,再用铁 钩把癞蛤蟆/青蛙串起来,来钓龙虾。李四养过鸡(字面意思),不是当牲畜养,也不是当宠物养,是父亲在菜市场买了活鸡回家想烧了吃,李四也不是爱上了这只鸡,只是不想它死,就让父亲别杀它,结果后来这鸡虽然没被人烧了吃,却被老鼠弄死了,李四伤心得哭了很久,同样的故事重复上演了几次之后父亲就都是在菜市场直接杀了鸡再带回家烧。王五大学毕业的第一年,自己组建了一个羽毛球团队,后来因为有段时间去公司包的场地打羽毛球的人太多,长辈们有时候都没打球的地方了,因为客观上这是自己造成的,所以后来对于羽毛球团队的建设就基本停滞了,但与此同时,靠着不俗的打酱油水平,他也拿到了气排球团体第一、篮球团体第二和羽球团体第二的成绩,还参加了集团年会上的一个团体表演。赵六不喜欢说话,喜欢看书码字敲代码,经常独来独往,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内向老实不活跃。

张三是不是很残忍?李四是不是很有我佛慈悲之心?王五是不是活跃阳光还会替他人着想?赵六书生气很重很内向,也许看着还傻傻的?
很多历史相关的文本都是这个思路来的吧?

但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都是同一个人——这个人笔者非常熟悉。而且李四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鸡。

虽然也有很多讲历史的书会相对辩证的来解读人物,从他们做的各种事情来进行各种解读,但是我还是觉得很不靠谱,因为历史资料就算全是事实,一个人的“历史资 料”也是非常有限的,不管怎么“摆事实讲道理”,我觉得根本上,也还是在根据“个例”进行片面解读。事实上,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偏差,对我们周围 熟悉的人的认知也存在很大的偏差。对于历史文本里的东西,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是将其视为故事更妥些。

《弟子规》比这些讲历史的文本更荒诞,“事实”都不摆,直接讲“道理”。

《弟子规》的文本里,几个字就要表达一个观点,很吓人的。用这么少的字所表达出的观点一定是不严密、漏洞百出甚至是错误的。所以我觉得,《弟子规》不是当教条来学习的,最多也就是取其中某句话作为话题来讨论更适合的,但是话题又何必要从《弟子规》里找呢,不看《弟子规》就找不出来“孝敬父母”的话题来了?

以上。

滕运锋,最后更新于2015年4月22日,于浙江横店。

注:

1、本文谢绝转载。

2、文中虽有吐槽《弟子规》之意,但绝对没有吐槽老师选择这本书来教的意思,请知悉。笔者知道《弟子规》的培训只是因为古已有之。

赞(5) 打赏
文章名称:《弟子规·作业稿》
文章链接:https://www.orzzone.com/rules-for-students.html
商业联系:yakima.public@gmail.com

本站大部分文章为原创或编译而来,对于本站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目的,非商业性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注原文出处。
本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不做为任何投资、建议的参考依据,因此产生的问题需自行承担。

评论 2

  1. #1

    一直默默地关注这个网站,不留点什么多不厚道~ 今天决定留印是因为这篇感想,因为我一直受困《弟子规》的意义,曾以为它等于中国传统文化,后来慢慢明白:也许它只是对下层阶级的教育(我现在是这么想的,也许以后有其他的体会)。

    Cindy9年前 (2015-04-23)回复
    • 居然有人在看这个博客,我感到很惊讶。这个博客都屏蔽掉搜索引擎了。谢谢你的关注!

      Yakima Teng9年前 (2015-04-28)回复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提供更多优质内容!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