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素质的时候不要妄图讨论一个群体的素质,可以讨论的是个人的素质。
今晚一个同学去参加考研复试的最后一个环节——实验操作考核。A老师问他是哪个专业的,他说是食品专业的,接着A老师又说这个专业好像被禁了,同学说是,这个时候又来了另一个B老师,接下来是一段类似以下内容的谈话:
B老师:你说我们专业会停掉吗?
A老师:应该不会吧。
B老师:我也觉得不会,我们专业每年拿国家奖学金的那么多呢。
同学觉得有点被鄙视了,又说:“不过我们又开了一个新的葡萄酒专业。”
B老师:葡萄酒,以后还可能改成白酒,或者其他什么酒。。。
后来我九点半回寝室后同学把上面的事情告诉了我,我也很气,这老师素质也太差了吧。
同学又说有些大学教授就这素质,但是大学生又怎么样呢,不也是没素质的人一大堆?
是的啊,我们自身这个群体里也是有大量没有素质的人,我们又干嘛对大学教授抱有太大期望。
我这话并不是说我们学校没有好老师了。这当然不可能。
我们院现任院长老赵就是一个不错的教授。他对他的研究生很好,他会不定期的到实验室看专题生到没到实验室,这保证了他的研究生可以很大程度地占用他们各自手下专题生的时间,这对我们专题生而言不是好事情,到角色换位到研究生后,这就绝对不是个坏消息了。老赵不定期地还会给那些研究生带些东西,比如这次H7N9禽流感爆发,老赵就给实验室的研究生发了板蓝根。他对我们食品班的学生也好,帮某些同学调剂专业,帮某些同学找工作。老赵只是一个人,他不可能也没必要关心所有他的学生,因为他的学生很多,一个人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作为一个老师,一般都是比较关心那些比较优秀或者比较差的学生的,在大学期间平庸如我的大部分同学,不主动找老师是不会引起老师的关注的,这是个很容易理解的道理,所以这不能成为否认一个老师的理由。老赵能叫出很多学生的名字!要知道大学里的教授一般是叫不出几个学生的名字的,有一次开会的时候老赵居然叫出了我的名字,可以想象得到当时我平静的外表之下是多么的诧异!
上面有点啰嗦,其实可以简述成一句话:老赵是个好老师,只是我不喜欢他。
听一个药学院的同学说他们有些老师带的专题生不像我们这样是给研究生打酱油的,而是自己做实验,不管实验失败与否都是可以写毕业论文的。自己设计思路(当然,和老师交流一下是有必要的),自己做自己的实验,没做成功也没关系,可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毕业论文照实写即可。我确实比较喜欢做这样的毕业专题。不过没有羡慕的必要,因为没有意义。
上学期有一次去食堂吃饭的时候食堂人太多了,我就找了个只有一个人坐的地方吃了起来。坐在那里的是个男士。他先问我一个月伙食费需要多少,又问我大几了。我说我大四后,他紧接着就问找工作的事了。我说我找了个药政的工作,在一个准备上市的药企。他说药政这个工作好,又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挺好。其实说到这里我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但是他接下来又叫我趁着大四比较闲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多到图书馆看看书什么的。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喜欢上这个人了,后来知道他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他说大四闲的时候我说我已经开始做专题了,他说可以晚上去图书馆看书,这加深了我对他的仰慕,虽然晚上去图书馆于我而言是不可能的。那顿饭后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跟他做专题的该多好,of course ,this thought made no sense ,too .
今天晚上学姐责备我的时候说了句上周整个一周我也没做什么,只是看个柱子而已。我不可能当年顶撞她的。的确,我是没干什么,只是看柱子,旋蒸带样品的甲醇流动相而已,但是你知道吗?我因为“没干什么“而几乎也干不了什么事情了!因为这个“没干什么“占用了我很多很多的时间!